翰墨梨园
论京剧艺术

作者:京胡城   添加时间:2018-08-24  

“京剧艺术有文学剧本、故事情节,有人物性格、矛盾冲突,是用歌唱、舞蹈、朗诵、表演、武术、杂技、音乐、美术、服装、头饰的综合艺术形成来表现人物故事情节的。

京剧的最大的艺术特征和手法是,不受时空限制,表演上是虚拟夸张、写意程式化,而又有生活依据的,是载歌载舞地在舞台上讲故事。

凡声必有歌,凡动必有舞,处处有音乐,风景随人行。

风雨雷电,马嘶人啼,音乐一概可以包办。

一份戏箱(服装与道具)可以表现上下五千年。因此说,它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综合性,最强的表现手法,是被崇为国粹的伟大艺术。

对待京剧的唱念做打基础的时候不能只注意重嗓子和流派,还要加强音韵和诗词的学习。

京剧讲四声、音韵十三辙,湖广韵,尖团字,既有方言特征,又有诗词规律,诗词、二簧要熟知,昆曲吹腔也要知道。

京剧行当分工之细,脚步分辨之严之讲究,跟头把子的艺术化,锣鼓音乐的程式化,服装的化装的划分与讲究,脸谱并非任意勾画,和它的故事性、生活性……同道都应涉到的领域,从中汲取精华。”(摘梅葆玖语)

加强用笔的韵律节奏,从而使在行笔创作中线条律动变化,丰富它的内涵,让欣赏者感到线条的音乐之美。

当代艺术在创作上越来越讲究跨界的实验。艺术家在不同领域里穿行探索,不断获得崭新的体验,从而使表达的语言具有综合与超越的特质。

艺术创造既成“跨界”的趋势,这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提倡内外同修,字内功夫与字外功夫相互融通是一个道理。

无论是书法还是京剧,有着它艺术的审美特点。在书法艺术中,相当于诗歌声情的就是草情、笔意。对书法艺术的意蕴来说,主要不在于书的文辞的意义(辞情),而在于书法形式(象)所蕴含的情意(草情篆意),京剧艺术同样如此。

京剧的故事情节(剧本)包含这部戏的意蕴,同时,京剧的唱念做打(表演)也包含这部戏的意蕴。对于京剧艺术的意蕴来说,主要不在于故事情节,而在于演员的唱念做打的表演。俗话说,戏在演员身上。京剧的妙境通于书法。

我们看周信芳先生的《徐策跑城》,行袖如空、行气如虹,多像颜真卿奔驰飞舞的大草。从审美的角度看,京剧和书法一样,是一种品位很高的艺术。

学习书法者,爱好京剧艺术从而汲取营养,有事半功倍之效,这也是我近几年来学唱京剧、练习京胡、熟读诗词而能体验出来的感受。与同好者同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