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传统文化“走亲串门”!京胡遇上威海锔瓷,动静相谐独成一境
作者:京胡城 添加时间:2019-08-22
当“京胡”遇到了“金刚钻”
在威海吉呈轩公益文化空间传来了京胡的伴奏声
随之传来的是京剧大家们的精彩唱腔……
步入门厅,只见桌子上摆放着修补过的瓷器……
“京胡”遇到了“金刚钻”?
这两种不同的传统文化怎么会走到一起?
一静一动 文化大串门
8月19日, 《威海市京剧博物馆》与《吉呈轩公益文化空间》馆际交流“传统文化大串门”活动“京胡”遇到了“金刚钻”在吉呈轩圆满举办。
中国国家京剧院京胡演奏家国家一级琴师李门、宁小平夫妇,威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华艺国粹基金会理事长单国防,环翠区京剧协会主席、威海京剧博物馆馆长孔中,威海京胡协会主席吴增伦,奈古山京剧社社长迟玉珍也悉数到场……
“京胡”和“金刚钻”发展历史虽有差别
但操作起来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京胡
京胡,又称胡琴。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随着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形成,在拉弦乐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锔瓷
是中国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是指用金属锔修复瓷器,打上锔丁,锔好的瓷器依旧能盛水不漏。锔刻瓷技艺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色是民间静态文化传统的代表,历经六个朝代,一千多年的历程,体现出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技艺的特色。
馆长耿海胜将珍藏多年的“戏袍”披肩捐赠给“威海市京剧博物馆”
吉呈轩公益文化空间坚持二十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技艺传承工作非常不容易。通过锔瓷技艺能使破碎的瓷器复原再生,变换成另一类独具观赏和艺术价值的瓷文化工艺美术品,充分说明锔刻技艺的独特艺术风格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无论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锔瓷技艺,
还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京胡文化,
都代表着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物质文化遗产,
都将值得世人永久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