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京剧博物馆开馆新闻通稿
作者:京胡城 添加时间:2019-04-23
在威海市委市政府、环翠区委区政府各级领导关怀支持下,山东省京剧院、威海市博物馆的鼎力支持、指导下,经过各界人士的团结协作和不懈努力,装修一新的高起点、高水准、高质量的威海京剧博物馆正式开馆了。这是威海文化界的一大盛事、好事、雅事!对所有为京剧博物馆建设倾情奉献的热心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威海京剧博物馆建成起因与概述
威海京剧拥有绵长的历史传承,从清朝道光年间,就有人修建私人宅院戏台,到了民国时期,京剧演出更加繁盛,名角云集,好戏连台,京剧名家周啸天、贵俊卿、秋步云等经常来威演出,威海滩一度跻身三大京剧码头。新中国成立后,威海京剧新作频出,更是闯出一片新天地。2011年,中国戏剧家协会授予威海“京胡城”荣誉称号,更加彰显了威海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威海每年都举办多场京胡展演、京剧票友等电视比赛活动,活跃了文化气氛,培养了一大批崭露头角的京剧新秀,威海京剧方兴未艾。
威海京剧博物馆从创意、搜集文图资料,再到设计、建造,先后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其间凝结着无数文化人士的心血。威海华艺国粹文化基金会理事长、威海京剧博物馆总策划单国防先生心系京剧事业,退休后整合社会资源,遵照威海市人民政府“威政字【2015】64号文”使用环翠楼公园盆景园内一栋仿古建筑建设京剧博物馆的批复。为京剧博物馆的建设各方奔走,终于在今天给热爱京剧的人们奉上一份厚重的大礼,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业绩。
京剧名家马少童、吴文才、董国勇等老先生,不辞辛苦、不厌其烦,为京剧博物馆提供了大量咨询和协调,他们的认真和无私令人钦佩!
资深媒体人孙志敏先生,在搜集京剧博物馆的文图资料中,先后采访原威海市京剧团老艺术家、票友、戏迷七十余人,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同时通过沈阳万卷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图书《京剧码头威海风》,实乃威海京剧界又一文化盛事。
威海京剧博物馆宗旨、特色与亮点
威海京剧博物馆是按照威海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好仿古建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威海文化知名度”的指示精神,由威海市政府批准兴办的公益性文化机构,是环翠区公益文化空间,免费对市民开放。
威海京剧博物馆宗旨是威海京剧博物馆宗旨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京剧国粹艺术,推动文化创新,扶持文化人才,致力于威海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升威海文化软实力,更好地为大众、为社会服务。打造一个对外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和文化旅游景点,促进公益文化建设和交流。
威海京剧博物馆建筑面积2490平方米,内设威海京剧博物馆展厅、环翠戏楼、京剧票房、戏彩艺影摄像馆,文化长廊。以承办公益文化,服务社会为主要目的,形成一个集收藏、参观、教学、学习、普及、交流、提高、推广多位一体的传承国粹文化实践基地。
博物馆展厅面积8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收藏、展出了珍贵的京剧行头、道具,京剧名家的道具行头,文武场乐器等文物,珍贵的威海市京剧老图片,再现威海百年京剧历史,生旦净丑文化经典,群星璀璨,展名家风采。
环翠戏楼面积:200平米,以演出、讲座为主要内容是综合性、多功能的演出场所。
京剧票房面积100平米,为我市环翠区京剧票友剧社,提供交流演唱的舞合,是广大市民和京剧爱好者欣赏和学习的园地。
京剧文化艺术长廊,展示京剧历史、名家的人格魅力及风彩。
威海京剧博物馆开馆意义
京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着中华民族活态的文化基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绽放着夺目的光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事业,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振兴京剧艺术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底色, 威海京剧博物馆是一个新起点,更是一个新方向。
文化兴世,京剧流芳。有我们这一大批倾心公益事业的文化人士,未来的威海京剧,会出现更多过硬的剧目、优秀的角色、品牌的活动和高端的场馆,威海京剧必定迎来新的更大的发展。
威海京剧博物馆地点:
威海市环翠区公园路13-4号
开馆时间:2018年12月29日上午9:58
威海京剧博物馆
2018年12月28日